Thursday, April 8, 2010

好玩的廣告

Wednesday, April 7, 2010

蘇民峰專訪


天有不測風雲,人有旦夕禍福。

昨日之前,以上兩句話可以分開理解,前一句大可以不理;明日之後,就要一齊閱讀,而且前一句往往主宰了後一句。

南亞海嘯後,一封白龍王預言年三十晚九點過後咪出街的好心電郵,一傳十十傳百終於傳成大恐慌,如果不是得到澄清,差點兒,屆時到維園行花市大可以唔使迫。不過,唔敢包到時有冇人夠膽死照擺檔。

45歲的蘇民峰,職業是風水命相師;或詳細一點,在風水命相師前加上「最top」的字眼。

因為top,他可以寸行家,寸行家冇料到。

「自從我全心做這一行(風水命相)後,就明白做人一定要寸,以前我都試過以禮待人,但最後發覺原來唔work,因為只有寸,人地先會睇得起你。話我寸?我認,但我只會在同行面前寸,因為我係最top的一個,點解我寸唔起先

但在寸人的同時,最top的人也不得不低首。因為當你要日日同上天打交道,自然清楚「人不勝天」的道理。無論如何扭盡六壬趨吉避凶,結案陳辭還是那一句:命運天注定。

蘇民峰寸得起,也謙卑得起。


問天

現年45歲的蘇民峰,行走江湖足足二十五年,由籍籍無名到現在自言行內最top。無論貧或富,想搵蘇師傅贈兩句,一律收費三千,但俾得起錢,未必即刻有緣相會,「做廿五年,淨係做熟客都做唔切,仲收乜鬼新客!」

去年12月26日,印尼發生九級地震連帶引發南亞大海嘯,死傷逾十五萬。早在去年初,蘇民峰已預言在香港西南方會出現大型天災,傷亡慘重,只是當時大部分人只當耳邊風。到了事情發生後,蘇民峰的「預言」才獲得重視。

其實都已經習慣了,也沒有甚麼難受,也不是第一次吧!老實講,南亞的事跟香港沒有太大關係,也沒有太大影響,香港人處之泰然已是預料之中。就算跟香港有莫大關係又如何?結果還不是一樣?

就像前年的「沙士」,我一早已算到香港會有一場大瘟疫發生,但最終還不是沒有人留意?又例如早前台灣大地震,我甚至算到是在那個月份發生,但又如何?還不是有不少人罹難?

嚴格來說,天災就是天災,就算讓你可以算到何年何月何日何時何分發生,你注定避不過,就未必可以避得過,分別只在於有沒有生命危險而已。

俗語有句話說得好:「是福不是禍,是禍躲不過」,命運是天注定的。以我為例,過去每年聖誕節,我都會到泰國布吉度假,但因為今年轉了出版商,他們邀請我到星加坡搞簽名會和講座,所以才沒有去泰國,亦因此避過這次災難,你說是不是命中注定?但我沒有因而感到開心或慶幸,因為我早已知道,這幾年我都不會出現致命危機。

作為一個風水命相師,我的責任就是將我所預測到的,依書直說同客人講,無論你是大有錢佬抑或大明星,是好是壞,我都會一一照說,如果你不信,就不用來幫襯我

有人話我做得太高調,但我可以說,高調的不是我,是傳媒。有人以為我因為幫王菲睇風水而成名,其實那時我在行內已經首屈一指,只是不愛宣傳罷了。直至97年,君如找我上《嘩!嘩!嘩!打到》,你們(指傳媒)才知道我的存在,而有傳媒翻查資料時才發現我曾替王菲看風水,蘇民峰的名字亦開始為人熟悉。我從來不賣廣告,但每當傳媒問我意見,我都樂於回答。不是我要求見報,而是傳媒,關我乜事!


觀人

蘇民峰從事命相工作已經廿五年,亦因為他的出現,徹底改變了命相家的形象,不少行家更爭相模仿。

他直認不諱,一直以來蘇民峰的形象就是寸,但他的寸只是針對行家,因為在行內這麼多年,令他深深體會到,寸行家才可以站穩一哥位置。

外面好多人都話蘇民峰好寸。我承認,我有料,我點解唔可以寸?不過我的寸只是針對一些行家。他們跟我的層次還有大段距離,有些事是我見得到算得到,但他們未有能力見到,卻扮見到呃神騙鬼,我最不屑就是這些人。

有時出席行內聚會,或與其他行家碰頭時,若有甚麼不滿,我都會對他們冷嘲熱諷,甚至當面指責。咁又點?如果你有料,我一定冇位寸你;如果你冇料,我點解唔可以寸先?你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現在的我——「目中無人」!

尤其每到年尾,一些所謂行家都會出版流年書,我最不屑的就是他們往往在書叫讀者買自己發明的風水擺設,這不是騙人的玩意嗎?要擋煞,基本上一杯水一舊石頭已經足夠有餘。打從我決定出流年運程書開始,目的就是要趕絕這些神棍。

以往所有運程書都以紅色為主,但因為我不喜歡紅色,所以出版商便改用黃色。或者當時我的流年運程書特別好賣吧,第二年竟然有不少行家都改用黃色,他們有多少斤倆,大家心中有數。

由始至終,我都沒有刻意為自己設計形象,我只是做回自己。未做命相家時我是髮型師,那時我已經搵廿幾三十萬一年,愛穿靚衫是我本性,或者是我的童年陰影吧!小時候屋企好窮,我有三個哥哥,所以我永不會有新衫穿。到我有能力買衫時,我便會買我喜歡的,價錢牌子不是問題,最重要是自己鍾意,那時沒有太多名牌,所以我的衫都是自己設計,然後找裁縫師造的。至於留長頭髮,是因為我不喜歡剪頭髮而已。

由始至終,我都沒有擔心過這個形象會有甚麼影響,因為你來幫襯我,是因為我有料可以幫你。記得後生時,有朋友介紹我去他友人家看風水,到達後,對方從防盜眼見到我,卻不立即開門,而是打電話問清楚我的外型特徵才敢開,雖然好笑,我卻感到非常自豪,因為他開門給我,表示他信任我。


未來

一直以來,蘇民峰都是抱著「知足常樂」的態度生活,儘管多年來收入有增無減,靚衫、靚車、靚屋、靚女友,男人「四大夢想」統統擁有,近年卻開始返璞歸真,加上他算到自己未來十年是行低運,所以索性視睇相算命為副業,享受人生才是未來十年的主打節目。

講真我冇乜嗜好,乜車又渣,最近索性連法拉利都賣埋,請個司機一了百了。買衫,又買到冇晒感覺,

所以現在一得閒,我多數留在家中,睇電視聽音樂,同女友或者愛犬玩玩。


後生時,都算鍾意出去蒲,話晒都叫做搵到錢,出去消遣下輕鬆下都不算過份!有時想出外輕鬆一下,可惜一出到街,個個都認得我,去到邊都有人走過來,借機會要我贈兩句,我不是吝嗇那一兩句,而是我去蘭桂坊玩、去飲酒,就是希望可以休息一下,所以現在沒有必要都不會出去,寧願在家中攤。當然,最大原因是因為現在有女友……

感情生活上,我算是個專一認真的人,但我不會與女友結婚,因為我覺得,結婚是外國人的玩意,外國人可以結婚,亦可以第二日就離婚,咁結婚做乜?兩個人一齊,最重要是開心,我唔信單靠一張紙就可以過世!

好多人都以為我未來十年會好低潮,但低潮並不等於行衰運,只不過是以守為攻而已。

所以未來十年,我會主力做自己想做的事,例如開班授徒、學畫油畫,或者出外旅遊散心,總之工作想做就做,以唔辛苦為大原則,錢我又唔係冇,仲使乜咁搏命!


搏命

的確,學蘇民峰話齋,每次收三千、一日睇五個,一日就賺萬五,一個月就賺45萬,一年就賺540萬,十年就……

有足夠理由相信,蘇民峰的確唔使咁搏命。

另一個專訪Link : 志雲飯局 – CH142 蘇民峰

Monday, April 5, 2010

地震时如何保护自己 【转】



地震时能否躲在桌子底下?传统地震教育真的错了吗?

美國國際救援小組(ARTI)「生命三角」保住了生命
為了救您自己一命,請耐心花費五分鐘細讀本文並加以牢記,以備不時之需:因無圖片解說,請要用心看下去!或詳看影片介紹 http://www.amerrescue.org/

溫室效應讓地殼及海洋溫度升高,地殼膨脹擠壓所以地震愈來愈頻繁也愈猛烈,您住在地球上任何角落都可能難逃地震的傷害,小心不要被地震淘汰!以下是一位美國救難隊員苦心為文要救各位,請勿枉費他的一番善心!

我的名字叫道格‧庫普(Doug Copp)。我是世界上最有經驗的救援小組─美國國際救援小組(ARTI)的首席救援者,也是災難部的經理。 本文中以下信息能在地震中挽救生命:

我和曾經來自60多個不同國家成立的各種救援小組一起工作過,曾在875個倒塌的建築物裡爬進爬出。在聯合國災難減輕(UNX051-UNIENET)小組中我擔任了任期兩年的專家。從1985年至今,除非同時發生了多個災禍,我幾乎參與了每一次重大的救援工作。在1996年,我們用我創立的而且被證明是正確的方法製作了一部電影。土耳其政府、伊斯坦布爾市、伊斯坦布爾大學及ARTI聯合製作了這部科學研究性的影片。

我們人為地摧毀了一座學校,和一個裡面有20個人體模型的房屋。10個人體模型用「蹲下和掩護」的方法,而另外10個模型使用我的「生命三角」的求生方法。 模擬地震發生後,我們通過倒塌的碎石慢慢進入了建築物,並拍攝和記錄了結果。
在一個可直接觀察到的,而且科學的條件下,這部電影拍攝了我使用的求生技術。結果顯示那些用「蹲下和掩護」方法的人存活率會是零,而那些使用「生命三角」的人能夠達到100%的存活率。上百萬的人已經在土耳其和歐洲的其他地方,還有美國、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電視節目裡看過這部片子。我曾進入的第一個建築物是在1985年墨西哥地震中的一個學校。每個孩子都在
課桌底下。每個孩子都被壓扁了。他們如果能在走道裡挨著他們的課桌躺下,就有生還的希望。我不知道為什麼孩子不在走道裡。那時,我不知道孩子們被教導要躲在某物體的下面。 簡單地說,當建築物倒塌氶A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的重力會撞擊這些物體,使得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。這個空間就是被我稱作的「生命三角」。 物體越大,越堅固,它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。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, 這個空間就越大,於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受傷的可能性就越大。

下次,你在電視裡觀看倒塌的建築物時,數一數這些形成的「三角」。 你會發現到處都有這些三角。在倒塌的建築物裡,這是最常見的形狀。幾乎到處都有。我培訓Trujillo(人口約為75萬人的地方)的消防部門, 教導人們如何求生,如何照顧他們的家人,以及如何在地震中援救他人。
Trujillo消防部門的救援總負責人是Trujillo大學的教授。他陪伴我同行,他說:「我叫Roberto Rosales,我是Trujillo的首席救援者。我11歲時,我被陷在一幢倒塌的建築物裡。就是發生在1972年的那場地震中,當時有7萬人死亡。
我利用我哥哥摩托車旁的『生命三角』保住了生命。我的朋友們,那些躲在床下,桌子下的人都死了。(他列出了這些人的姓名、地址……)。我可以稱作是『生命三角』的活生生的例子,而我那些朋友是「蹲下和掩護」的例子。」



道格觀察自救10項要領

1. 當建築物倒下時,每個只是簡單地「蹲下和掩護」的人都被壓死了,每次,毫無例外。而那些躲逃到物體,如桌子,或汽車下躲避的人也總是受到了些傷害。
2. 貓,狗和小孩子在遇到危險的時候,會自然地蜷縮起身體。地震時,你也應該這麼做。這是一種安全的本能。而且你在一個很小的空間裡就可以做到。靠近一個物體,一個沙發,或一個大件,它僅受到了略微的擠壓, 但在靠著它旁邊的地方留下了一個空間。
3. 在地震中,木質建築物最牢固。木頭具有彈性,並且與地震的力量一起移動。 如果木質建築物倒塌了,會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間,而且,木質材料密度最小,重量最小。磚塊材料則會破碎成一塊塊更小的磚。磚塊會造成人員受傷,但是,被磚塊壓傷的人遠比被水泥壓傷的人數則要少得多。
4. 如果晚上發生了地震,而你正在床上,你只要簡單地滾下床。 在床的周圍會形成一個安全的空間。
5. 如果地震發生了,而你正在看電視,不能迅速地從門或窗口逃離,那就在靠近沙發,或椅子的旁邊躺下,然後蜷縮起來。
6. 當大樓倒塌時,很多人在門口死亡了。怎麼回事?如果你站在門框下,當門框向前或向後倒下時,你會被頭頂上的屋頂砸傷。如果門框向側面倒下,你會被壓在當中,所以,不管怎麼樣,你都會受到致命傷害!
7. 千萬不要走樓梯,樓梯與建築物搖晃的頻率不同(它們和建築物的主體部分分別晃動)。樓梯和大樓的結構物發生不斷地碰撞,直到樓梯發生構造問題。人在樓梯上時,會被樓梯的台階割斷,這是很恐怖的毀傷!就算樓梯沒有倒塌, 也要遠離樓梯,樓梯就像大樓的一樣會被損壞,哪怕不是因為地震而倒,還會因為承受過多的人群而坍塌。所以,我們應該始終首先檢查樓梯的安全, 甚至建築物的其他部分並沒有被損壞。
8. 儘量靠近建築物的外牆或離開建築物。靠近牆的外側遠比內側要好。你越靠近建築物的中心,你的逃生路徑被阻擋的可能性就越大。
9. 當發生地震時,在車內逃生的人會因路邊墜落的物體砸傷,這正是Nimitz Freeway的路上所發生的事情。San Francisco地震的無辜受害者都呆在車內。 其實,他們可以簡單地離開車輛,靠近車輛坐下,或躺在車邊就可以了。所有被壓垮的車輛旁邊都有一個 3英尺高的空間,除非車輛是被物體垂直落下。
10. 我發現,在報社或辦公室裡堆有很多報紙的地方,通常會好些因為報紙不受擠壓。你在紙堆旁可找到一個比較大的空間。

美國國際救援小組(ARTI)網址:http://www.amerrescue.org/

Tuesday, March 16, 2010

转帖:感人的文章


母親,我怎麼讓你等了那麼久



母親真的老了,變得孩子般纏人,每次打電話來,總是滿懷熱誠地問:「你什麼時候回家?」


且不說相隔一千多里路,要轉三次車,光是工作、孩子已經讓我分身無術,哪裡還抽得出時間回家。


母親的耳朵不好,我解釋了半天,她仍舊熱切地問:「你什麼時候能回來?」


幾次三番,我終於沒有了耐心,在電話裏衝母親大聲嚷嚷,她終於聽明白,默默掛了電話。




隔幾天,母親又問同樣的問題,只是那語調怯怯地,沒有了底氣。


像個不甘心的孩子,明知問了也是白問,可就是忍不住。


我心一軟,沉吟了一下。


母親見我沒有煩,立刻開心起來。她欣喜地向我描述:「後院的石榴都開花了,西瓜快熟了,你回來吧。」


我為難地說:「那麼忙,怎麼能請得上假呢!」


她急急地說:「你就說媽媽得了癌,只有半年的活頭了!」我立刻責怪她胡說,她呵呵地笑了。


小時候,每逢颳風下雨,我不想去上學,便裝肚子疼,被母親識破,挨了一頓好罵。


現在老了,她反而教著女兒說謊了,我又好氣又好笑。




這樣的問答不停地重複著,我終於不忍心,告訴她下個月一定回去,母親竟高興得哽咽起來。


可不知怎麼了,永遠都有忙不完的事,每件事都比回家重要,最後,到底沒能回去。


電話那頭的母親,仿佛沒有力氣再說一個字,我滿懷內疚:「媽,生氣了吧?」


母親這一回聽真了,她連忙說:「孩子,我沒有生你的氣,我知道你忙。」


可是沒幾天,母親的電話催得越發緊了。


她說,葡萄熟了,梨熟了,快回來吃吧。我說,有什麼稀罕,這裏滿大街都是,花個十元八元就能吃個夠。


母親不高興了,我又耐下性子來哄她:「不過,那些東西都是化肥和農藥餵大的,哪有妳種的好呢。」


母親得意地笑起來。





星期六那天,氣溫特別高,我不敢出門,開了空調在家裏呆著。孩子嚷嚷雪糕沒了,我只好下樓去超市買。


在暑氣蒸騰的街頭,我忽然就看見了母親的背影。


看樣子她剛下車,胳膊上拎著個籃子,背上背著沉甸甸的袋子,她彎著腰,左躲右閃著,怕別人碰了她的東西。


在擁擠的人流裏,母親每走一步都很吃力。


我大聲地叫她,她急急抬起滿是熱汗的臉,四處尋找,看見我走過來,竟驚喜地說不出話?


一回到家,母親就喜孜孜地往外捧那些東西。她的手青筋暴露,十指上都纏著膠布,手背上有結了痂的血口子。


母親笑著對我說:「吃呀,你快吃呀,這全是我挑出來的。」


我這沒有出過遠門的母親,只為著我的一句話,便千里迢迢地趕了來。


她坐的是最便宜、沒有空調的客車,車上又熱又擠,但那些水靈靈的葡萄和梨子都完好無損。


我想像不出,她一路上是如何過來的,我只知道,在這世上,凡有母親的地方就有奇蹟。


母親只住了三天,她說我太辛苦,起早貪黑地上班,還要照顧孩子,她乾著急卻幫不上忙。


城裏的廚房設施,她一樣也不敢碰,生怕弄壞了。


她自己悄悄去訂了票,又悄悄地一個人走。!





才回去一星期,母親又說想我了,不住地催我回家。我苦笑:「媽,你再耐心一些吧!」


第二天,我接到姨媽的電話:「你媽媽病了,你快回來吧。」


我急得眼前發黑,淚眼婆娑地奔到車站,趕上了最後一趟車。


一路上,我心裏不住地祈禱。


我希望這是母親騙我的,我希望她好好的。


我願意聽她的嘮叨,願意吃光她給我做的所有飯菜,願意經常抽空來看她。


此時,我才知道,人活到八十歲也是需要母親的。


車子終於到了村口,母親小跑著過來,滿臉的笑。


我抱住她,又想哭又想笑,嗔怪道:「妳說什麼不好,說自己有病,虧你想得出!」


受了責備的母親,仍然無限地歡喜,她只是想看到我。


母親樂呵呵地忙進忙出,擺了一桌子好吃的東西,等著我的誇獎。


我毫不留情地批評:「紅豆粥煮糊了;水煎包子的皮太厚;滷肉味道太鹹。」


母親的笑容頓時變得尷尬,她無奈地搔著頭。




我心裏暗笑,我知道,一旦我說什麼東西好吃,母親非得逼我吃一大堆,走的時候還要帶上。


就這樣,我被她餵得肥肥白白,怎麼都瘦不下去。而且,不貶低她,我怎麼有機會佔領灶台呢?


我給母親做飯,跟她聊天,母親長時間地凝視著我,眼裏滿是疼愛。


無論我說什麼,她都虔誠地半張著嘴,側著耳朵凝神地聽,就連午睡,她也在床邊,笑咪咪地看著我。


我說:「既然這麼疼我,為什麼不跟著我住呢?」她說住不慣城裏的高樓。




沒呆幾天,我就急著要回去,母親苦苦央求我再住一天。


她說,今早已託人到城裏買菜了,一會兒準能回來,她一定要好好給我做頓飯。


縣城離這兒九十多里路,母親要把所有她認為好吃的東西都弄回來,讓我吃下去,她才能心安。


從姨媽家回來的時候,母親精心準備的菜餚,終於端上了桌,我不禁驚詫──


魚鱗沒有刮盡、雞塊上是細密的雞毛、香油金針菇裏居然有頭髮絲。無論是葷的還是素的,都讓人無法下箸。


母親年輕時那麼愛乾淨,如今老了竟邋遢得這樣。母親見我挑來挑去就是不吃,她心疼地妥協了,送我去坐夜班車。


天很黑,母親挽著我的胳膊。她說,你走不慣鄉下的路。


她陪我上了車,不住地囑咐東囑咐西,車子都開了,才急著下去,衣角卻被車門夾住,險些摔倒。


我哽咽著,趴在車窗上大叫:「媽,媽,你小心些!」


她沒聽清楚,邊追著車跑邊喊:「孩子,我沒有生你的氣,我知道你忙!」


這一回,母親仿佛滿足了,她竟沒有再催過我回家,只是不斷地對我說些開心的事:


「家裏又添了隻很乖的小牛犢;明年開春,她要在院子裏種好多好多的花。」聽著聽著,我心裏! ! 片溫暖。




到年底,我又接到姨媽的電話。她說:「你媽媽病了,快回來吧。」


我哪裡相信,我們前天才通的話,母親說自己很好,叫我不要掛念。


姨媽只是不住地催我,半信半疑的我還是回去了,並且買了一大袋母親愛吃的油糕。


車到村頭的時候,我伸長脖子張望著,母親沒來接我,我心裏忽地就有了種不祥的預感。


姨媽告訴我,給我打電話的時候,母親就已經不在了,她走得很安詳。


半年前,母親就被診斷出了癌症,只是她沒有告訴任何人,仍和平常一樣樂呵呵地忙裏忙外。


並且把自己的後事都安排妥當了。


姨媽還告訴我,母親老早就患了眼疾,看東西很費勁。


我緊緊地把那袋油糕抱在胸前,一顆心仿佛被人挖走。


原來,母親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,才不住地打電話叫我回家,她想再多看我幾眼,再和我多說幾句話。


原來,我挑剔著不肯下箸的飯菜,是她在視力模糊的情況下做的,我是多麼的粗心!


我走的那個晚上,她一個人是如何摸索到家,她跌倒了沒有,我永遠都無從知道了。


母親,在生命最後的時光裏,還快樂地告訴我,牽牛花爬滿了舊煙囪,扁豆花開得像我小時候穿的紫衣裳。


你留下所有的愛,所有的溫暖,然後安靜地離開。


我知道,你是這世上唯一不會生我氣的人,唯一肯永遠等著我的人


也就是仗著這份寵愛,我才敢讓你等了那麼久。


可是,母親啊,我真的有那麼忙嗎?


转载:http://blog.163.com/cyxzjw@126/blog/static/39501396200952753835441/

转载:http://dicman.blogspot.com/2010/03/blog-post_16.html

andy pong design